最近有点心累。
烂片一部接一部,让东谈主根柢提不起有趣进电影院。
不外,阛阓的不景气,倒是让一些经典老片,有了重映的契机。
说确凿,与其被烂片豪恣折磨,倒还真不如去望望那些经典,洗洗眼——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
2024.11.15
不下船的男东谈主
本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 · 巴里克的体裁脚本《1900:独白》。
影片质地,无需怀疑,豆瓣 178 万东谈主给出 9.3 的评价,足以解说它的地位。
而影片的故事,其实民众都还是很熟谙了,很浅易,一句话就能笼统——
一个名为 1900 的钢琴师,生于船上,长于船上,成名于船上,终其一世都莫得下船。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浅易的故事,凭什么能成为感动无数东谈主的影史经典?
今天,我们就借此契机,来好好聊聊。
说来也巧。
我们前几天接踵吐槽了《胜券在捏》《大都会》。
这两者一个太珍重爽感(营业考量),一个又太珍重艺术性(个东谈主抒发)。
刚巧,今天要说的《海上钢琴师》,却两者兼备。
它相等好意思满地印证了:文娱性与艺术性,并不突破。
比如,1900 和好友麦克斯的初度重逢。
恰逢海优势暴,外面波澜滔天,船内也震撼无比。
初度下海的麦克斯,无法恰当,被晃得眼冒金光。
磕趔趄绊之时,抬眼一看,只见 1900 身穿晚驯顺,气定神闲地站在船舱里。
麦克斯跟着波澜忽左忽右,1900 却如履幽谷,仿佛踩在了轨谈上一般领略。
光听翰墨形容,你就能感受到那种对比之下的滑稽。
这还不算。
随从着 1900 的携带,麦克斯来到大厅。
1900 让他解下钢琴锁扣,运转带着他在大厅里"舞蹈"。
繁难的钢琴就像一块玄色肥皂一样,在大厅里跟着波浪滑来滑去。
外面波翻浪涌,1900 却欢然状态,波澜越猛,他反倒弹得越欢喜。
文娱性平直拉满。
但,弥留刺激的动作地点下,其实亦然对故事的鞭策,和对变装的塑造。
看成雷同对音乐满怀难得的麦克斯,在此情此景的震撼之中,与 1900 结下友谊,可谓是无可非议。
而 1900 这一任性而为的活动,也极为简陋且告捷地带出了他最为紧迫的特点与秉性——
单纯,生动,以及对音乐的难得。
又比如,最出圈的斗琴片断。
跟着 1900 申明远扬,陆地上的钢琴大佬,爵士乐之父,不敬佩了。
两段试探性的比拼事后,大佬运转炫技寻衅。
1900 也终于任重道远,一个东谈主弹出了八手联弹的阵容。
同期,也培植了影史上的经典一忽儿——
一番让东谈主喘不外气的扮演事后,1900 把烟放在琴弦上,平直点火了。
这其中还有不少原著莫得,但导演通过视传闻话匡助开采的看点。
比如大佬出场,强大的影子投射在玻璃屏风上,大厅鸦雀无闻,压迫感拉满。
斗琴高涨,导演也加入了一些让东谈主忍俊不禁的旁不雅者群像。
不论回看几许遍,如故会被这一段斗琴给震撼到。
但,更紧迫的是,斗琴雷同并非仅仅为了顺眼刺激而拍。
而是因为在斗琴历程中,也展现出了两东谈主对于音乐的不同认识和信仰。
对钢琴大佬来说,这是他赖以成名、成绩的绝技,必须有上下胜负之分。
他自己所能干的爵士乐,亦然看成好意思国文化的象征性标记之一。
而对 1900 来说,音乐就仅仅音乐汉典。
爽度与深度都飞
诸如斯类的例子,还有许多。
是以我说,这大致是那种最恰当引颈着不雅众爱上银幕宇宙的电影。
莫得花里胡梢的镜头,莫得多余的抒发欲,就仅仅安靖适静讲一个故事。
这虽然不是说影片没什么妙技,而是说所有这个词巧念念和死力,都只为讲好故事而行状。
所有这个词东谈主都能看懂,所有这个词东谈主都能感受到文娱,所有这个词东谈主都能被打动。
该有的爽度,它有,而该有的深度,只有你经心去看,它也有。
领先,一个问题是,男主为什么叫 1900?
最名义的解释是,因为他被养父捡到,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的第一个月。
再往深少许说,1900 代表着阿谁时期,欧洲侨民的困惑。
还铭刻吗?看成一部电影最为紧迫的发轫,拍的不是 1900,而是侨民们看着解放女神像愉快,口中呼吁:好意思国!
20 世纪初的好意思国,正处在高速发延期,一派风起云涌,吸引着无数东谈主尤其是欧洲东谈主漂洋过海,来到此地寻梦。
本片中的这艘船,也恰是由欧洲起程,载着无数怀揣"好意思国梦"的欧洲东谈主,前去好意思国的游轮。
好意思国梦,说的是什么?
简而言之,珍重个东谈主解放,以个东谈主金钱论豪杰。
即即是看成雷同爱好音乐的麦克斯,在劝说 1900 时,用到的情理亦然:
你会出名,你会发家,你想干什么,就颖异什么。
就更无须说其他东谈主了。
对于理想的饱读励,调度了东谈主类的主不雅能动性,确立了高效而蕃昌的当代社会。
而对此最佳的标记,虽然非馈送着解放女神像,高堂大厦浩如烟海的纽大要属。
是以,影片的序幕,才会以侨民眼中的纽约高楼倒影特写稿结。
离开欧洲旧宇宙,踏上好意思国新大陆,他们心胸着对"好意思国梦"的无尽憧憬。
但,也总有一批东谈主,会眷念着旧宇宙的优雅与尊荣,不肯下船。
而这种对于新旧宇宙轮流的困惑与战栗,也不错拓展到更广的层面——
1900 代表着东谈主身上的当然属性,以及东谈主的自我。
毕竟,对陆地城市(当代社会)来说,1900 其实并不存在。
他莫得父母,没闻名字,莫得缔造解说,莫得国籍,莫得身份 ......
他是萧洒于当代社会的步调的存在。
整部电影讲的都是 1900 对于音乐的气魄。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他对于东谈主生的气魄。
他曾向好友麦克斯无极地解释过他的创作神态,本体上也不叫神态——
当他看到船上南来北往的东谈主群,他会遐想这东谈主的身份、经历,自动给他脑补配乐。
他的音乐,不带妙技,不带手法。
因为,音乐是 1900 感受这个宇宙的款式,是他最本确凿自我。
是以,他能无师自通,纷扰其妙地就学会了钢琴。
是以,他老是在为客东谈主们扮演时,弹着弹着就运转解放推崇,不弹"正常曲目"。
是以,他只可在海上作念钢琴师,因为他短促我方参加城市后会迷失。
毕竟,当然与漂后,自我与正常,有着自然的矛盾,难以两全。
斗琴,是 1900 赢了。
他运用自由,无与伦比的音乐,也更能打动东谈主。
但,影片中有一段很容易被东谈主忽略的桥段是——
在船行将到达纽约之前,东谈主们辘集在船舱里,忘情地听着 1900 演奏音乐。
但当游轮停泊,当那句熟谙的"好意思国!"响起,东谈主们如故会绝不彷徨地打理好行李,一刻也不肯多留。
只剩 1900 呆呆地坐在钢琴旁,孤苦地看着东谈主们纷纷离开。
麦克斯则是被推着往外走的阿谁
如听仙乐耳暂明,终究仅仅暂时汉典。
在正常名利的吸引眼前,所谓的自我,经常是无力抵牾的。
但问题在于,东谈主的自我并不会隐匿,它只会被压抑。
是以,民众如故更喜欢 1900 的音乐。
他的纠结,也会时经常出当今许多东谈主心中:
该苦守自我,如故融合于正常?我到底该不该下船?
这份困惑,并不局限于地域,也并不局限于技能。
已往是工业时期的莅临,如今是互联网时期的莅临,其实同归殊涂。
跟着年事的增长,资格的增多,每个东谈主大致都会越来越能清爽 1900 的纠结。
毕竟,每个东谈主的心中,总会有一艘属于我方的船。
另一位主角
1900 的故事,像一个童话。
我想这亦然为什么,影片才有另外一位主角。
别忘了,影片是对于 1900 的回忆,讲明者是他的好友,麦克斯。
某种进度上来说,《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其实是麦克斯的故事。
影片运转,迫于糊口,他准备卖掉喜欢的小号。
影片终结,通过对 1900 的回忆,他找到了苦守自我的勇气。
麦克斯,无意才是我们绝大巨额东谈主的实在写真。
他作念不到如 1900 那般隧谈与决绝,但他也不肯意放下内心对于自我的苦守。
正如片中所说:只有你有一个好故事和听故事的东谈主,那这就不是你的末日。
影片终结,定格在麦克斯取回小号,武断走向烟囱林立,黑烟滔滔的大都市。
而看完结电影,也总会有不雅众能和麦克斯一样,获取些许援手的勇气。
这,大致即是《海上钢琴师》值得豆瓣 9.3 的原因。
亦然它值得一再重映的意念念。